2025-04-19来源: 艺术中国 |
开幕式嘉宾及学员合影 4月16日,“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东楼展区一层开幕。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出席并先后致辞,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主任邱雷,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导师工作室导师代表曾来德,青年导师代表、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岗,学员代表、山东画院院长常朝晖先后发言。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李宝林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主持。 开幕式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晓凌、赵卫、曾来德、张江舟、于文江;山水画导师范扬、邹明、万鼎、姚鸣京、顾平、贾荣志、方向、袁学军、石峰、李岗、王跃奎、卜登科,人物画导师石齐、王天胜、王孟奇、孔紫、苗再新、李洋、任惠中、李晓柱,花鸟画导师姜宝林、李燕、郭石夫、高卉民、邢少臣、陈鹏、乔宜男、范存刚、唐秀玲、郭子良,书法篆刻导师蔡大礼、胡秋萍、王厚祥、洪厚甜、谢小铨、李明,美术理论导师陈明,古书画装裱与修复导师徐建华,书画修复与研究导师陆宗润,雕塑导师邓柯,中国金石全形拓导师贾文忠,综合材料绘画授课老师杨洋;公共课老师和院外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光华、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崔东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邓远坡;中国国家画院院内艺术家和各部门负责人:王永亮、王辅民、姚大伍、董雷、刘博涵、吴涛、李虹霖、张楠、任明辉、刘德峰、金新、吴笛、陶宏、康雷、常欣、杜浩、张苑、冯知军、颜培大、申卉芪、徐冬青、王瑛、邱琳、任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等出席开幕式。 燕东升致辞 燕东升在致辞中对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工作表示肯定。他谈道:“20年来,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成果斐然,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秉持‘因材施教、高端起步、技道并进’的理念,融汇传统师承与现代教育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在业内乃至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声誉。我们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好意识形态关。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格修养与艺术培育并重,注重导师与学员间的深度交流,强调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独创性,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更契合了新时代党对文艺工作者‘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要求。此次教学回顾展不仅是中国国家画院矢志不渝、砥砺奋进的教学培训工作的历程展示,更是教学培训成果的生动写照。中国国家画院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艺术人才,为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万鸣致辞 刘万鸣表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形成“一核多元”的教学体系,即以名家导师工作室为核心,覆盖多元的艺术门类。通过“导师工作室+高级研修班+访问学者”的立体化培养模式,打造了“理论与实践并重、传统与当代融合”的教学品牌,培育出大批美术领域的骨干力量。中国国家画院教学以“三个融合”作为育人理念和标准:融合传统师徒制与现代学院教育,以“口传心授”传承技艺精髓;融合专业训练与人文素养,通过公共课提升学员文化品格;融合艺术创作与时代使命,引导创作者记录时代脉搏。百余位德艺双馨的导师组成教学团队,既传授传统技法,更注重文化基因的传承。这种“技道并进”的培养模式,让学员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能筑牢艺术创作的精神根基。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教学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中国美术事业薪火相传的蓬勃气象。中国国家画院将秉持“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多元艺术融合的教育体系,增设多门学科,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扩大教学阵营、展览场地,从历届学员中选出优秀者予以推广、宣传,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邱雷发言 邱雷回顾了中国国家画院开创性地建立导师工作室制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历程,并谈道,本次教学回顾展自2月份开始面向历届导师工作室全体导师和学员进行作品征集,得到了积极反馈,共有百余位导师参加了此次展览;收到学员投稿作品千余件,经过专家评审组的初评、复评,最终甄选学员作品近400件。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展区,清晰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的师承脉络和发展演变,集中陈列了历年导师工作室授课的教学文献,是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成绩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以艺载道、以美铸魂,为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懈探索。 曾来德发言 曾来德以“创业艰难百战多”为题回忆了中国国家画院初创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建构教学体系进行的诸多探索。他分享了组织首届学员赴四川巴中写生,以及组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导师团队的实践,并表示,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中国国家画院的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全国各个美术专业机构培育、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导师工作室的每一位导师,用心对每一位学员从人格、技术、学术等全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如今,中国国家画院已然成为中国艺术人才培养的成功典型。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体系不仅实现了技艺传承与时代精神的深度交融,更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了鲜活范本。未来,他将继续秉承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初心,为美术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李岗发言 李岗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导师,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肩负承上启下的使命,共同传承中国国家画院的优良传统,将前辈们的艺术精髓和教学经验发扬光大,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站在潮头,与学员们一起奋进。前辈导师的提灯引路与求学者的求索奋进,共同见证着中国国家画院教学精神的传承谱系。众多地方美术骨干、机构管理者在此淬炼成长,印证着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中国美术教育重要实践平台的价值。导师不仅是技艺传授者,更是艺术道路的引航人,通过个性化指导激发学员创作潜能,培育出兼具传统修养与创新视野的新时代艺术人才。20年教学的丰硕成果,正是践行中国国家画院调动、激发青年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人才潜能教学精神的生动注脚。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常朝晖发言 常朝晖作为2004年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高研班的首届学员向诸位导师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谈道:“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全国画院系统的引领标杆,既是新时代美术创作的国家队,更是地方画院建设和区域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此次展览的集中呈现,见证了一代代艺术人才在这里起步、淬炼、腾飞,逐步成长为遍布全国的美术界中流砥柱,在不同区域与领域中担负艺术发展的重任。这不仅印证了中国国家画院教育理念的前瞻性与生命力,更彰显出其为中国美术人才培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今天,当我们在展厅看到20年前的学员习作与导师画作并置陈列时,更加确信艺术的传承是技法的打磨,更是精神的接力,是生生不息的创作生态。祝愿未来的中国国家画院坚守教育初心,培育更多扛鼎之才,不断续写中国美术事业的璀璨篇章。” 李宝林宣布展览开幕 王青云主持开幕式 20年来,中国国家画院为百余位导师设立了导师工作室,涵盖老、中、青三代优秀艺术家,招收访问学者,开设精英班、创研班、课题班、高研班等班次,编辑出版教学文献。培训内容包含中国画、油画、版画、综合材料绘画、书法篆刻、雕塑、书画修复与研究、古书画装裱与修复、中国金石全形拓、公共艺术及美术理论等专业。教学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理论研讨、创作辅导、采风写生等方式,累计培训学员7000余人次,形成具有思想引领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美术事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文化素养深厚、创作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 据悉,此次展览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西院展区、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东楼展区一层及三层展出。展览将持续至4月23日。(图片由中国国家画院提供)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王洁 |